课程安排
以:1-16周,每周2节课,为例
(1周/2周) 01讲 中国01(秦汉,南北朝)
(2周/3周) 02讲 中国02(五代,辽金,明清)
(4周/5周) 03讲 日本
(5周/6周) 04讲 古代园林(古埃及,古巴比伦,古希腊,古罗马)
(7周/8周) 05讲 伊斯兰园林 (西欧,伊斯兰)
(8周/9周) 06讲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(意大利)
(10周/11周) 07讲 法国古典浪漫园林(法国)
(11周/12周) 08讲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(英国)
(13周/14周) 09讲 现代风景园林(理论)
(14周/15周) 10讲 现代风景园林(设计)
(16周) 学生汇报
课程作业
01 园林调研汇报(占总成绩的30%)
汇报内容:
- 任选一个著名中外园林进行调研并汇报
汇报目的:
- 深化理解:通过考察和调研,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园林的历史、设计理念和文化背景。
- 创新思维: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新想法,探索园林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。
- 资料积累:为学生提供积累第一手资料的机会,为后续的研究和设计工作打下基础。
- 沟通表达:通过汇报作业,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,能够清晰、有效地传达自己的调研成果和观点。
汇报要求:
- 确定园林:任选一个著名中外园林。
- 图文并茂:汇报内容要图文并茂。
- 结构清晰:在有限的时间内体现出所调研园林的重点,亮点。
- 时间控制:基于实际情况。
- 汇报形式:基于实际情况。
汇报内容:
- 包括但不限于:园子的背景、历史意义、代表性、设计亮点、历史发展等
02 园林图纸抄绘(占总成绩的70%)
作业内容:
- 任选一个著名中外园林进行抄绘
作业目的:
- 掌握各国园林造园的基本概念及手法,了解各园林要素的构成模式与布局特征,以及不同国家的造园特征。
- 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领悟力,能够古为今用、洋为中用,为今后的风景园林与规划设计打好坚实的基础 。
-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外园林各个时期和流派的园林艺术特征,了解中外历史名园,提高专业素养。
- 通过抄绘表达场地及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,掌握平面布局上的点线面之间的关系,了解中外园林的造园法则、设计手法与艺术特征。
作业要求:
- 确定抄绘的园林,选择园林由学生自己决定,寻找的资料要求内容准确详实。
- 合理对选取园林的功能、交通及其视线等方面进行分析。
- 了解中外园林中各个景观要素的组合形式与空间布局特征。
图纸内容:
- 文字部分:设计说明书。
- 图纸部分:包括但不限于总平面图、鸟瞰图、节点透视图、功能结构图、交通流线分析图、景观结构分析图等。
成果要求:
- 至少一张A3图纸。
- 钢笔淡彩或线描为主,表现方式和工具不限,手绘出图。
- 每张图纸的背面都应出现标题、姓名、班级、学号、指导教师。
作业提交
提交时间
- 汇报PPT(最后一节课,以“学号+姓名”的形式发给学委/班委)
- 抄绘作业(最后一节课,确保纸的背面有个人信息)
- 分数及评语(单人).docx (最后一节课,确保学生个人信息更新完毕,文件下载放在最后)
学委/班委
- 一级目录:20XX-20XX年第X学期XX专业中外园林史,(例如,2022-2023年第2学期建筑学专业中外园林史)
- 二级目录: 学号+姓名,(例如,2020202020 张三)
- 三级目录:
- 汇报PPT,学号+姓名,(例如,2020202020 张三.ppt)
- 分数及评语(单人).docx(确保学号、姓名、园林名称这三个信息正确)
课程参考
评论区